行禅,一念之间改变了乾坤 | 我的改变故事
焦虑的时代,变幻的现实生活,更多的人走上了研习“正念”的路,开始冥想,打禅,从“品鉴”一粒葡萄干开始体验正念的滋味。在我的过往中,坐禅的效力最好,或许是实践的最多的缘故。
#心理咨询师笔记
多米诺骨牌效应:勿以恶小而为之|心理词条
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,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,即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,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“多米诺骨牌效应”或“多米诺效应”。
#心理学效应
阻抗理论:好心相劝为何对方还要愤然抵抗|心理词条
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。好心提意见、奉劝别人不要做对自己无益的事情,结果对方不仅不领情,还对你有情绪。要理解别人的这种想法,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概念——阻抗理论。
#人类行为研究
供需失衡丨1.8亿国人需要治疗,相关企业却不足8000
虽然目前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尚无确切统计数据,但是这一领域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却是不争的事实。那么,另一个问题就是:我国又有多少家精神卫生相关的企业?能够满足需求吗?
#心榜·心理行业动态
奢侈品利用了哪些人性弱点 | 一周全球心理学新鲜事
随着新冠疫苗对儿童开放接种,相信很多家长都非常关心,如何能让孩子为应对注射疫苗时的疼痛和压力做好准备。家长们又要怎么做才能减少注射疫苗给孩子带来的困扰呢?
#好用科普
狒狒爬山时也会等下同伴 | 动物和人的利他行为
当集群给动物带来的益处大于弊端时,动物们愿意牺牲自己一部分利益,做出妥协、配合群体。这种牺牲和妥协,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狒狒的社会性,狒狒做出互利行为,彼此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结。
#京师心理大学堂精选
心理学角度看出轨 | 外遇带来的创伤该如何修复?
自从信息开始发达以后,出轨这个话题就从未断过。娱乐圈出轨队人员一增再增,我们在吃瓜的同时,一个问题就经常被提及:如果我的另一半出轨了,那么到底要不要原谅?
#研究出轨
“我都是为了你好” | 一味的牺牲值吗?
知乎有一个热门的话题“孩子会感激牺牲型父母吗”,出人意料的是,很多回帖给出 “不会”的答复。理论模型、量化研究与实际案例之间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呢?
#父母教室
孩子得了抑郁症或双相,父母应及时反省这些教育方式
在大部分时候,父母对孩子的期盼是希望孩子成人成才,“望女成凤,望子成龙”,因此用自以为是最合适的方法去教育孩子。但他们不知道这些方法里有很多是不科学的。
#父母教室
打破原生家庭“代际传承”,不再延续伤害!
父母传下来的不仅是房子和保险,更重要是心灵上的延续,无论是温暖亲密还是冷漠恐惧,以及关乎尊严、亲密模式、待人接物的一切,并很有可能再次传递给你的下一代。
#有好的原生家庭吗
高情商的人,都很会情绪分离
如果你不把自己的情绪分离出来,清晰觉察到其中哪些是他人带来的,哪些是过去带来的,哪些是原生的,那么,你永远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,下次当同样事情发生时,你还是又会陷入同类的负面情绪中。
#觉察与识别
如果心不静,就去做这10件事(建议收藏)
很多时候,事情本身并没有那么复杂,是我们的想法把事情变复杂了。若能做到内心平静、沉稳坚固,无论外界如何风卷云涌,都能从容面对,这世上便没有难事了。
#心理自助